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考研人数下降,这是新趋势,还是旧困局?



01

近些年,有个现实问题,显得很奇怪:

尽管教育资源丰富了,大学生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增加。

反而,他们陷入了一种新的困境——学历的内卷。考研,这个曾被视为学术追求的选择,如今却成了无数青年的集体选择,一个逃避就业市场残酷现实的出口。

2024届研究生考试的数据,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首次在近九年内,考研人数出现下降,减少了36万。这似乎是个好消息,但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下,438万的基数依然庞大。这个“减少”,更多是因为上届考研人数达到了高峰,而非真正的转变。

许多学生考研的初衷,已经不再是为了“搞学术”,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文凭,或保持应届生身份,以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过度乐观,或者说,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要谈论如何找到上岸难度较低的院校,就不得不提及张雪峰老师所提到的两种方法。



首先,通过搜索“调剂”,可以了解哪些高校在特定专业上有持续的调剂需求。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学校在招生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为考生提供了“捡漏”的机会。

然而,这里也有一个陷阱:某些高校可能是在等待985等顶尖大学淘汰的优秀学生。

第二种方法,是对那些尚在大三以内的同学更为合适。

这就涉及到了对报考网站上的信息的深入挖掘,比如专业对应的招生院系名单。找出首次招生的学校,可能会在录取难度上有所降低。

不得不说,在这个“卷”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在为了考试而忙碌,为了生存而奔波。

考研的火热程度,无疑反映了当前就业环境的严峻。学生被迫卷入这个漩涡,而企业则感觉到“人才泛滥”的困境。

在这样的循环中,我们似乎忘记了,生活不仅仅是考试和拼搏。

然而网友们的评论提醒我们,或许真正的“上岸”,是放过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改善就业环境,更是对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这个循环,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02

在这个时代,考研仿佛成了一张过度使用的救命稻草。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投身于这场看似有尽头的战役,企图通过这个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这场战役的残酷性,远超很多人的预期。

就在今年,考研人数首次出现下降,可是这真的意味着上岸变得容易了吗?我看未必。

要说这考研,真是个悖论。人数下降,听起来是个好消息,但实际上岸的难度,却依然是天文数字。想要找到一个上岸难度较低的院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总有聪明人能在这堆乱麻中找到出路。

比如调剂这个词,在考研界几乎成了一种“逆袭”的捷径。

你知道吗,很多院校其实每年都有调剂名额,为什么?因为他们招不满人。所以,第一个方法就是,在你的专业名称后加个“空格”,然后输入“调剂”。



这样一来,你就能找到那些历年来一直在招人的院校。但别高兴得太早,有些学校是故意留调剂名额,等着那些从名校淘汰下来的学霸。所以,这个方法也得看运气。

再者,就是提前准备,这是很多人忽视的关键。去考研网站上看看,哪些学校今年突然开始招收你的专业。

通常,首次招生的院校,录取难度不会太高。这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这么辛苦地追求一个更高的学位?其实,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我们的就业环境。大家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但现在的市场,连最基本的职位都要求高学历。我们这些学生,被迫加入这场没有尽头的学历竞赛。

但是这真的值得吗?每年都有那么多人为了考研耗尽心力,但最后得到的,真的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也许,放过自己,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03

面对庞大的考研大军,张雪峰老师提到的那两种方法,似乎给了无数迷茫的学子一线希望,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我们要深入探讨的是,这种上岸方式的本质与其背后反映的教育现象。

首先,我们得承认,考研已经成为了当代学子逃避就业压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过,张雪峰老师所说的两种方法,其实反映出了教育领域的一种变态竞争。

我们在寻找容易上岸的学校时,无形中加剧了这种内卷,而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忽视,是对自我能力提升的轻视。

然而,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门槛,而应该是一种素质的提升。

寻找容易上岸的学校,不过是在求得一个短期的安慰。因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才。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本质,那么即便上了岸,又能怎样呢?

另一方面,这种寻找方法也暴露了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问题: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为何会有容易上岸的学校?



这不是因为它们的教育质量差,而是因为它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背后其实是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名校与非名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更多的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如何找到容易上岸的学校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是一个名校的文凭,还是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反思。

实际上,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一个看似光鲜的标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教育应该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这些天赋和兴趣,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

总之,张雪峰老师提出的这两种方法,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我们在使用时,也应该深入思考它们背后的教育哲学。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知识和人生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上岸”,而不仅仅是在学历的海洋中,随波逐流地漂泊。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西藏新闻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北京目前集团化办学进展迅速,从知名学校集团收编公办中小学,到如今将民办国际化学校纳入集团统一管理。这不仅提示着北京优质教育辐射带动的大趋势,也意味着优质的民办国际教育正在越来越受到官方认可。在北京这片国际化教育资源丰富多元的土地上,究竟哪一[全文]
    2025-05-13 01:48
  • 北京目前集团化办学进展迅速,从知名学校集团收编公办中小学,到如今将民办国际化学校纳入集团统一管理。这不仅提示着北京优质教育辐射带动的大趋势,也意味着优质的民办国际教育正在越来越受到官方认可。在北京这片国际化教育资源丰富多元的土地上,究竟哪一[全文]
    2025-04-30 01:40
  • 12月12日,河南周口,太康县五里口乡邵楼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女生写的怀念曾祖母的作文引发全班同学痛哭。据该班语文老师杜老师介绍,当时班里一名女生的曾祖母于5号去世,这名女生就写了一篇缅怀去世的曾祖母的作文。当时班里的同学听完都哭了,自己哄了十[全文]
    2025-04-26 10:45
  • 新加坡的小学生已经在家居家学习快两周。看着日益增长、连续两天超过3000的病例,很多家长都庆幸“还好这两周孩子在家”。结果,今天教育部通知下周居家学习就结束了,必须分批回校上课!(图源:陈振声FB)回校前必须检测小三和小四的年终考试取消今天[全文]
    2025-04-26 09:54
  • 01活动主题人机互动促进教与学的高质量发展02活动时间3月27日14:30-17:3003活动简介为进一步深化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 量提升项目相关工作,推进课程标准的落实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研数字化[全文]
    2025-04-03 05:06
  • 近日,春秋假的话题在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国家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到了在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方面明确要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鼓[全文]
    2025-04-03 05:0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西藏新闻报 xz.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