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退伍不褪军人本色 创新续写热血忠诚

    ◎本报记者 张 强

    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老兵治沙队集体和王琦等19名先进个人获得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科技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退役军人在回到地方后,以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续写人民军队的热血忠诚。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且末县,一排排整齐的梭梭树迎风招展,为金色的沙海披上了绿装。这片1万余亩的生态林,是退伍老兵田野和张选忠、张辉、田保团、田新凯、王杰峰、周小珂等人七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出的生态治理绿色奇迹。

    2016年,这群老兵怀揣着植绿沙漠的梦想挺进沙海,在且末县承包了5200亩沙地,开始尝试种植沙漠经济作物。凭着在部队练出来的那股韧劲儿,老兵们一有空就埋头学习沙漠种植技术。他们研究摸索出了“东西行向”植树法,以提高树苗成活率,创新发明了履带式机械杀菌除虫喷药装置、沙漠植树机、肉苁蓉播种及有机施肥一体机等6种智能化生产设备,并获得3项国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昔日扛枪的老兵们,已然成为沙漠植绿的“土专家”。

    “全国自强模范”、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同样在人生的“第二战场”上续写了不平凡的华章。

    1986年,王琦在某次作战中,因战负伤双目失明,荣立一等战功。退伍之后,王琦成为一名盲人大学生,专修中医理论和针灸按摩。他结合临床实践,先后出版了《伤筋错骨临症推拿》和《软组织伤病》两部医学专著,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16篇学术论文。他研制的野战便携式软组织损伤治疗仪和智能语音导航治疗仪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在我手中不能有丝毫差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天津空间站总装班组特级技师孙占海的心声,也道出了他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神舟飞船返回舱伽马源设备对人体有较大辐射,且安装位置几乎在操作者视野盲区,操作环境复杂。面对这样的高危作业项目,退伍老兵孙占海主动担当、挺身而出,在高耸的发射场塔架上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始终在路上,是退伍老兵宰红斌不变的本色。30年来,这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的正高级工程师,徒手攀登输电线路铁塔超过3000座,徒步巡线路程达数万公里。

    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宰红斌在长达数年的研究实践中,借鉴了中国古建筑悬浮和平衡的原理,设计出了在塔基中填充球体的方式,使塔基自动适应地面的沉降倾斜。2019年1月,宰红斌的这项成果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这也是山西省电力公司首次获得国内科技创新最高奖项。这些年,宰红斌主持的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各级奖项58项。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尚晓东服役26年,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无论是军旅生涯,还是科研道路,他始终坚守军人本色,将“为国服务”四个字刻进人生。

    2005年,离开军校的尚晓东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从物理学到流体力学再到物理海洋学,43岁的他再次跨入“新战场”,尚晓东拿出军人勇往直前的劲头。面对国内强烈的海洋国防需求,尚晓东不敢懈怠。

    尚晓东认为,理论创新是科学的灵魂。在新的战场冲锋,他以实验证明了基于“湍流混合长”理论提出的在浮力驱动的大尺度环流中热量输送规律,澄清了学术界40多年的争论;发现并证明了全日内潮参数化次调和不稳定引起的海洋混合机制,引领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首次估算了全球海洋中尺度涡能量的生成、输送和耗散,对研究海洋物质能量输送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深远影响。

    “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虽已退役,但我血管里依然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责任。”尚晓东说。

海洋王琦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西藏新闻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4 by 西藏新闻报 xz.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