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右手为打球惯用手。我想问问您,我打球后左边肩膀疼,这是什么原因?
打羽毛球后出现左边肩膀疼,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
1、发力习惯与姿势问题
右手持拍时,为维持平衡和完成击球动作,身体会有相应的扭转和发力。如果发力习惯不好,比如转体不充分,就会过度依赖左边肩膀发力来弥补,造成肩膀周围肌肉、肌腱的过度使用,引发疼痛。同时,像挥拍时含胸驼背,会改变肩膀的正常受力结构,增加肩部压力,时间久了也会疼痛。
2、热身与拉伸不足
运动前没充分活动肩部,导致肩部的肌肉、关节没有预热。这种情况下,突然投入高强度的羽毛球运动,肩部很容易受伤。而且运动后若不及时拉伸,肩膀肌肉紧张状态得不到缓解,乳酸堆积,也会产生酸痛感。
3、肩部旧伤复发
如果左边肩膀之前受过伤,像拉伤、扭伤等,在打羽毛球这种较为剧烈的运动刺激下,旧伤部位可能复发疼痛。即便之前受伤看似好了,但损伤处的组织韧性可能不如从前,更容易在运动中再次出现问题。
肩伤、肩膀骨囊痛,就是大臂骨头与肩膀连接处。因考研搁置羽毛球一年,身体状况、发力大不如前,比如打不出高远球,平高球勉强到双打发球线等;肩部承受力变弱,突然发力过猛,导致疼痛。短期休息后,练哑铃增强肩部力量,有所好转。请问:
1、如何处理此类伤病?
2、有什么练习能帮助恢复到原先的身体状况?
(乡下来的kristian)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一、肩峰下滑囊损伤
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因肩部的急慢性损伤,炎症刺激肩峰下滑囊,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称为肩峰下滑囊炎。
二、肩袖损伤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三、肩部力量薄弱
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
想要恢复到原先的身体状况,需要加强全身的速度和耐力、力量训练。因为长时间搁置羽毛球,建议一开始活动不要期望达到之前的水平,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性训练,循序渐进。
肩膀处拉伤两三次,但是没有明显痛点。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鱼很恶)
肩部容易拉伤,有几个原因:
肩峰下滑囊炎。抬肩过高,超过肩膀水平高度时,过度挤压滑囊。要看看你的杀球动作是否正确,可以请专业教练指点一下。有人肩部往前送时,击球后不是顺着手臂下行,这样就容易造成滑囊发炎、疼痛,或肩峰下横韧带受伤。
后背菱形肌力量不足,拉不住肩胛骨,出现“甩肩”动作;肩袖稳定性不够,小肌肉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4条小肌肉)力量差,也可能出现你所说的问题。杀球时,大小肌群的负担是一样的,大肌肉群不会减小小肌肉群的负担,尤其是做内旋外旋动作、上肢向后拉时,都很需要小肌肉群发挥作用。因此,要多加强肩部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