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伊朗克尔曼省发生严重恐怖袭击 外交部:深感震惊 强烈谴责

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提问。

伊朗克尔曼省发生严重恐怖袭击 外交部:深感震惊 强烈谴责

参加苏莱曼尼葬礼的伊朗民众

汪文斌表示,中方对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深感震惊。我们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强烈谴责恐怖袭击行为,坚定支持伊朗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努力。(总台央视记者 黄惠馨 孔禄渊)

延伸阅读

伊朗遭遇42年来最严重袭击事件 普京发声美国致哀

当地时间1月3日,伊朗克尔曼市接连发生两起爆炸事件。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爆炸已造成95人死亡。

另据新华社消息,伊朗已故高级将领卡西姆·苏莱曼尼遇袭身亡四周年的纪念活动当天在克尔曼市举行。两起爆炸发生在苏莱曼尼墓地附近,相隔十几分钟,现场当时聚集了数百名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民众。

伊朗克尔曼省发生严重恐怖袭击 外交部:深感震惊 强烈谴责

2020年1月7日,在伊朗克尔曼市,人们参加苏莱曼尼的葬礼 图/新华社

事件发生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莱希谴责这一事件是“恐怖犯罪行为”,誓言要让制造这起袭击的人“受到惩罚”。伊朗将于1月4日为事件遇难者举行全国默哀,克尔曼省则宣布哀悼三天。

截至目前,有关此次爆炸事件的诸多细节仍不清楚,也尚未有个人、组织或国家宣布对此次爆炸事件负责。谁可能是此次连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

或是42年来最严重袭击事件

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的视频显示,1月3日爆炸发生时,大批人群正在克尔曼市的一条道路上参加游行,道路两旁挂着有关卡西姆·苏莱曼尼的横幅。其中一次爆炸后,可以听到民众尖叫,随后慌张地逃跑。

据悉,第一枚炸弹于当地时间15时许被引爆,爆炸地点距离克尔曼东郊萨希布·泽曼(Saheb al-Zaman)清真寺周围的烈士花园墓地约700米。克尔曼是苏莱曼尼的家乡,他的遗体与其他1024人一起被安葬在烈士花园墓地。

第二次爆炸则发生在第一次爆炸约15分钟后,距离烈士花园墓地约1000米,目标是第一次爆炸时逃离的人群。

伊朗克尔曼省发生严重恐怖袭击 外交部:深感震惊 强烈谴责

红海海域船只 图/新华社

克尔曼省省长表示,两起爆炸都发生在安全检查站外,当局确信爆炸是由炸弹造成的。另有不具名的消息人士指出,炸弹显然是“通过遥控”引爆的。

有一名目击者称:“我们正朝墓地走去,一辆汽车突然停在我们身后,装有炸弹的垃圾桶爆炸了。我们只听到爆炸声,看到有人倒下。”视频显示道路上有尸体,救护车正赶往现场。据悉,在爆炸后的恐慌中,有数名伤者被人群踩踏。

伊朗红新月会方面表示,死者中包括至少1名医护人员,此人被派往第一次次爆炸的现场,但随后遭遇了第二次爆炸。伊朗警方发言人则宣布,3名警察在试图协助逃离克尔曼爆炸事件的人群时牺牲。

伊朗卫生部长巴赫拉姆·埃诺拉希(Bahram Eynollahi)称,两次爆炸至少造成95人死亡,另有211人受伤,其中27人伤势严重。

伊朗内政部长瓦希迪表示,本次连环爆炸中的死难者大部分是在第二次爆炸中死亡或受伤。他表示,目前所有伤员都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克尔曼市的局势已经在安全部队的维护下恢复正常。

据悉,此次克尔曼连环爆炸事件或是伊朗42年来最严重的袭击事件。此前,最严重的袭击事件是1981年针对伊斯兰共和党德黑兰总部的卡车爆炸事件,彼时的袭击造成至少72人死亡,其中包括该党领导人、4名政府部长、8名副部长和23名议会议员。

伊朗克尔曼省发生严重恐怖袭击 外交部:深感震惊 强烈谴责

当地时间1月3日,伊朗克尔曼市发生连环爆炸事件 图为事发现场。

欧盟谴责,美国致哀

据央视新闻消息,伊朗总统莱希1月3日表示,强烈谴责针对克尔曼市的恐怖主义袭击,称爆炸事件是“仇恨伊朗的罪犯以及恐怖和黑暗的追随者”实施的“懦夫行径”,伊朗各部门应采取一切措施拯救伤者,同时尽快查明肇事者和幕后主使。

他表示,伊朗人民将一直同恐怖主义进行战斗直到将其根除。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伊朗民族的邪恶敌人再次制造了灾难,并导致克尔曼大批亲爱的人民殉难。”

“无论是那些手上沾满无辜者鲜血的人,还是那些主导了这一暴行的人,他们都将受到坚决的镇压和公正的惩罚。这会立即开始。 他们应该知道,这场灾难将会使得他们面临严厉的反击。”哈梅内伊在声明中说道。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计划派遣一个代表团前往克尔曼,以调查此次爆炸事件。

事件发生后,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表示,那些纪念苏莱曼尼之死的人成为了“目标”。纳斯鲁拉称,这些死者是“在苏莱曼尼领导的同一条道路、同一条事业和同一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也门胡塞武装也谴责了在苏莱曼尼逝世周年纪念日发生的“犯罪爆炸事件”。

与此同时,欧盟要求将两起爆炸的肇事者绳之以法,并谴责这起袭击事件。

“欧盟最强烈地谴责今天发生在伊朗克尔曼市的爆炸事件。欧盟对伊朗人民表示声援。这一恐怖行为造成了令人震惊的平民伤亡。”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现在我们的心与受害者及其家人同在。必须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伊拉克政府也发表声明谴责此次爆炸事件,并将其描述为“克尔曼恐怖袭击”。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则向伊朗方面转达了马来西亚对伊朗及其人民的哀悼和声援,并敦促“将这一暴力行动的策划者绳之以法”。

克里姆林宫则发表声明,称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向伊朗领导人表示哀悼。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表示哀悼,并谴责此次袭击事件。

至于美国,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否认任何有关美国或其盟友以色列是伊朗致命爆炸事件幕后黑手的说法。

“美国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其中,任何与此相反的暗示都是荒谬的。”米勒在谈到1月3日的爆炸事件时表示,“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以色列参与了这次爆炸。但我们确实向在这次可怕爆炸中丧生的受害者及其亲人表示同情。”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则强调,美国没有发现任何迹象表明以色列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

目前,以色列官方尚未就这一袭击事件发声或回应。

“凶手”不明,地区紧张局势加剧

伊朗议会副议长莫伊塔巴·佐尔努里声称:“克尔曼恐怖袭击的非自杀袭击性质表明,这是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行为。我们将以具有全球行动报复来惩罚犹太复国主义政权。”

英国前驻伊朗大使罗布·马凯尔(Rob Macaire)则坦言,目前尚不清楚谁是克尔曼连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

“显然,尽管(伊朗)反对派团体能力有限,但他们有能力实施暴力袭击。”马凯尔说道,“我不认为此次袭击会威胁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但这肯定会加剧紧张局势。”

外界认为,伊朗国内的阿拉伯分离主义者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逊尼派激进组织也可能制造了此次连环爆炸事件,这些组织近年来对该国平民和安全部队发动了袭击。据此前报道,一名隶属于极端组织、负责在伊朗开展“恐怖行动”的关键“特工”2023年9月在克尔曼被捕。2017年,5名极端组织成员袭击了伊朗议会大楼和霍梅尼陵墓,造成17人死亡、43人受伤。

另有美国官员认为,以色列和伊朗世俗反对派团体“人民圣战者组织”(MeK)不是此次连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此前两者被认为多次在伊朗国内发动的袭击,但此类袭击大多是有针对性的暗杀,通常是针对科学家,或是破坏行为。

有美国和英国官员认为,1月3日发生在克尔曼的爆炸事件并不符合上述袭击的模式,因为爆炸事件的目标是纪念苏莱曼尼的哀悼者。因此,对于MeK和以色列来说,这与其行事模式相去甚远。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谁究竟该为连环爆炸事件负责,但无论谁是这次连环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显然这一个人、团体或国家都愿意冒引发地区战争的风险行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西藏新闻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在北京市丰台区长辛百货门口,柳州原创彩调剧《刘三姐》经典对歌片段表演引来大家围观。近日,承载千年历史的京西老镇长辛店翻开国潮新篇章——1.8万平方米的时尚街区在“五一”期间携55场演艺活动亮相。[全文]
    2025-05-06 00:14
  •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再次与媒体爆发冲突。据美国有线卫星公共事务电视网(C·SPAN)、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4日,特朗普在从佛罗里达州飞往华盛顿的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拒绝回答《华尔街日报》记者[全文]
    2025-05-06 00:00
  • 新华社西宁12月18日电 题:“在新学校里上课很安心”——积石山地震一周年青海震区学校见闻新华社记者张子琪、王梓涵“新家、新学校都已经建好了,平静的生活又回来了。经历过地震,我们要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12月18日上午,青海省海东市民[全文]
    2024-12-19 02:03
  • 为进一步支持转制文化企业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12月11日对外发布公告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 公告明确,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于2022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全文]
    2024-12-12 02:02
  • 寄生虫,顾名思义,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内或其他动物体内的生物。最近,瑞金医院感染科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合作破获了一起“大案”——从一名年轻女子体内,“揪”出一条长达10米的寄生虫。被取出的寄生虫 采访对象供图女子名叫小贝,今年40岁。半年前开始[全文]
    2024-12-03 02:07
  •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题:全民消防、生命至上——2024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综述新华社记者周圆、王聿昊“穿越千年梦回大宋,景区游玩切勿吸烟……”近期在河南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一支支身着宋制服装、高举“慎火停水”牌子、手持古代消防器具的[全文]
    2024-12-01 02:02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西藏新闻报 xz.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